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

野望

 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這些事。
  
  不論是大號、洗澡、吃飯或等車等等時候,經常這麼思慮著。
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
  好想要把自己所有有價值的論著編集成書出版啊。
  
  對了,WOW的歸一本,布袋戲的歸一本,二人歸一本,其他極短篇都歸於一本厚的。
  
  想當然爾是自費出版,更由於資金問題,只能少量出版;不過這樣更好,奇貨可居,物以稀為貴啊!更何況把版權賣給出版社,不就顯示了我的論著仍是有價可沽的嗎?不行不行!
  
  但既然是少量,那就做精裝本吧!每一本書的內頁材質都要用光滑且防水的紙印刷,封面自然是用皮面精裝,就像豪華昆蟲圖鑑那樣!
  
  那麼,印刷出來後怎麼辦呢?每一本書都要用厚質的塑膠書套包起來,全部的書再用萬惡的高級塑膠袋包起來!包了好幾層高級厚質塑膠袋包起來後,再全部裝到一個不鏽鋼箱子裡!最好小箱裝中箱,中箱再裝大箱!
  
  裝好之後,把這個箱子封在家裡的牆壁裡,水泥能上幾層就上幾層,油漆還要用最高級的不透水油性漆給它塗個十層二十層!
  
  好吧,大功告成了!什麼?閣下問在下這麼做的用意?廢話,當然是為了萬古流芳啊!(挺)
  
  過了幾百年後,後人會從這面牆挖出數部曠世鉅作,但由於時代的隔閡,他們根本看不懂!於是有許多學者開始著手研究這些文字與文本;他們研究多年,終於發現這些文章雖然非一時、一地所做,卻都是由一人之手所著!此人名喚「在下」,性別、生存年代不明,在其生存年代也非是眾所皆知的大文豪,但卻可以由這些文本中得知當時的社會情形!
  
  但由於這些文字與文章對後人而言太過艱澀,因此興起了一股研究這些資料的熱潮!當時的學者稱這類學問為「在下學」,而此等文章文體為「在下體」,更有人稱古代社會為「在下社會」。
  
  經由數百年的研究,後人發現古代社會百姓生活困苦,人及何其險惡,而「在下」為了諷刺時事而作,後人何其喟嘆,古人何其庸俗!
  
  然後,「在下」之論著又有多處矛盾處:為何有所謂非人類的人形物種存在?又為何人能死而復生?古代人都有絕世武功?一下子說文言文(此為「在下」生存年代更先前之語言)一下子說嬰葛粒屎(據「在下」論著中提及,這似乎是一種當時的國際語言,但非最為廣泛使用的語言)?
  
  接著又有一股熱潮興起,謂之「反在下運動」!時人認為「在下學」不過都是狗屁不通之論,甚至極有可能是時人所偽!兩派人馬鬥爭起來,使的文學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動盪!這更而導致了學者們相繼受害、歷史論著被燒毀、偽造前人論著者比比皆是、所有與文學界有干涉者皆被批鬥、社會混亂、國家滅亡、世界分裂、冰河期、隕石撞地球、宇宙再次大爆炸……
  
  
  
  
  
    
  
  
  
  
  

  我快花轟了= =
  
  詩經報告好難做啦!冏rz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