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課的時候會胡思亂想就是了。
1:00pm~3:00pm 通識(遲到)
最近,縱使胸中有多少情節與言語想傾之於筆記本或word上,仍然無法有文字將我腦中的人事物顯現而躍然出現。
才握起筆,或才將雙手按在鍵盤上,一股煩悶便席捲而來。
啊,我的報告,詩經報告、文學史報告;啊,最近的活動,期末社大、歲末。
許多事侵擾著我的文思,令我的靈感因受到阻礙而漸湧漸歇、無法盡吐。
啊,我想玩WOW,我想睡覺,我想發呆,我只想看著藍天吹吹風。
到頭來,我什麼也無法作成,僅是花費太多的時間癡人說夢,還是簡易且可輕易完成、不過私欲的夢;或者是,不過生活中的消遣事物,連夢也稱不上。
至此,原子筆所留下的腳印已因潦草而不堪入目。第一行工整、方正的字跡是何人所留?
總是空想、總是空想。我彈著指甲,啊,我還有好多好多想做的事、想要的東西。
(這是新筆記本的第一頁。)
啊,我還要找房子,我還要……我還有什麼事沒做……?
3:00pm~6:00pm 文學史(勁哥說)
道家鼓勵人做善事,其鼓勵理由是謂來世之幸福;佛家鼓勵人做善事,其為之回報是立地成佛;而西方多數宗教鼓勵人做善事,其獎勵是可以上天堂而不用下地獄受苦。
而儒家鼓勵人做善事,會言「惻隱之心」,曰「不愧為人」。倘若有言「作善事者下地獄」,今有一正派凜然、遵守儒家言之儒者,仍然會去行儒家所謂之善事;此謂「雖千萬人,吾往矣。」
此非為留名千古,不過恪守儒家道理。
再論文學家與動物。
動物仰賴種族繁衍以保己之血緣永續流傳,然比之一般動物,人生可謂漫長,但仍言「人生苦短」;於是乎,起而為文,欲將己之思想、觀感永流後世。
不論留文、留名,除了留下了己身帶有紀念性的事物,同時亦是將己之認為善言、善事導予後人,並加以推廣;將良善傳播,確實「不愧為人」。
苦短人生如斯,卻能為千秋後人成就功業、給予人生之外的高尚事物;何樂而不為?
(聽勁哥一席話,勝過十年悟!)
(課文內容)
「漢賦大部分是歌頌功德、昇平的作品,文人們往往為著利祿,向君主們諂諛奉承,以博君主之歡心而寫作。」
那麼,現今學子為學憑而寫下迎合師長之論文,與貪祿之腐儒又有何不同?喟嘆哉!
「體物寫志」其實也不過「臆測師長所體之物、所思之志」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