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是古代男人用以抬高身價,是謂自戀表像罷了,我呸!
以下言論取於在下:
巴哈姆特>哈拉區>講談說論版>【問題】少女系男孩(驚恐)
(有興趣卻看不懂者請自己去翻)
(引用文已省略)
發言日期: 2006-01-15 00:12:38
個人喜好問題,閣下說這句話就太失禮了。
雖然在下不了解何謂「少女系」,但在百年以前的西方,男性也會穿著有蕾絲或著粉色的服裝,在中國三千年前中原人也都穿裙子的,更遑論上古時的老祖先們;而在現代,這一般是認為女性才會有的打扮。
也就是說,這只是多數人的觀點與少數人想法問題,並不是說什麼亂象。
發言日期: 2006-01-15 03:02:03
正是因為我們對於「性別要求」過重,才會有如此想法不是嗎?
女性化是什麼?動作扭捏、語氣細軟、愛裝可愛?
男性化是什麼?動作粗魯、不拘小節、喜歡裝酷?
這些「狀態」在現代社會已經不是只侷限在女性或男性身上了,在下以為,這些不過是從古代箝制下來的思想罷了。
假若從古代開始,女性一直都是我們所謂「男性的樣子」,男性都是我們所謂「女性的樣子」,那一切都不一樣了。
而在生理上,男性大部分是處於強勢、女性大部分處於弱勢,進而生理影響到心理,才造就了「性別要求」;但大部分並不代表全部,今日我們所看到的就是鐵証。說古代怎麼沒有?因為古代的「性別要求」比今日更甚,或許有,只是被壓抑。
這就跟同性戀是一樣的,從古至今的思想鉗制,「性別要求」已根深蒂固。
再來,男女性的定向又會怎麼樣?不怎麼樣,只是可預知近代的男女性的定向並不會像從前一樣,一定而絕對了。
天下之事無適也、無莫也,既然這些少部分人已漸漸「敢露、敢現」,閣下能保證不會有人附和、認同嗎?至少在下即是其一。
但說到底,那些人只是表現他們自己想要或喜歡的樣子,這就跟人們追求利益而攀高位是一樣的道理,並沒什麼奇異之處吧?
最後是性向。
在下看布袋戲,有一名男性因愛上同性而打扮成女性的樣子,但在下以為他不一定也喜愛其他的同性;他只是喜歡的人,剛好和他同性。而在現代,我們所謂的「變性人」則是因為喜愛同性而變性(聽說泰國有些小男孩只是長的不錯而被強迫去變性,先不論之)。
或許有人懷疑這些人的性向,或許他們有些是同性戀;但有些可能不是,可能只是「表現他們自己想要或喜歡的樣子」,如此爾爾。
是以,真的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,就如同在下認為此討論串多數人都食古不化,其他人卻贊同這些言論者是一樣的道理。
唉……果然凡夫俗子(請原諒在下如此遣詞,但多數人就是如此淺薄)是難以跳脫傳統思想的,在下稱之為異類一點都不為過啊!
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十五日 在下筆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