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人稱
那名少婦依舊佇立口岸,而那名漁翁也依舊泊舟。
江流泊舟
少婦十四就是了商妻,豈料二稔過去,就上了望夫臺;此後,每日金烏乍現,就見她站立於口岸邊,迎來送往每艘過帆、每位過客,直至玉兔東升,一步一回頭、躊躇離去。
漁翁駕一葉扁舟,日日夜夜、不曾停歇飄流於這條大江,他捕過很多魚,他看過很多船,他碰見很多人;少婦的舉動引起他的好奇心,一問之下,方知原由,也才漸漸有了交往。
少婦知道,漁翁孑然一身,一輩子都在江上度過,不曾怨尤;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物,澹然生活。
漁翁知道,少婦堅守婦道,一輩子幾乎給了夫君,不曾怨尤;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物,堅毅等待。
漁翁在這大江南北走過,少婦曾問:可曾見過夫君?經由少婦口中細膩描述及畫像,可見得少婦是望夫心切,卻從不動搖;漁翁雖感動,卻也無奈搖頭:不曾見過。
所以,少婦依舊佇立口岸,等著,希望來臨;所以,漁翁依舊泊舟,帶著,無著消息。
一日,漁翁方攏岸,就道即將下江南,不再回來。
少婦疑惑,何因而為?漁翁道,只是想在有生之年,多捕一點魚、多看一點船、多見一些人。
遺憾,失去一友與夫君可能消息,少婦給予祝福,並繼續等待,以示己不搖,使之不失望。
互道珍重,木舟便順著江流,載著漁翁離去。
撐篙望去,江水滾滾,波映夕陽,七色彩霞在西山目送千帆與這葉扁舟,離去。
憶起過往種種,漁翁不自覺嘆了口氣。
少婦時常嘴上呢喃些話,是心底叮嚀她夫君;漁翁在這大江南北走過,對於這些話,也深烙於心;這些話,只要是近水、近江的人都知道。
灩澦大如象,瞿塘不可上。灩澦大如牛,瞿塘不可留。灩澦大如馬,瞿塘不可下。灩澦大如襆,瞿塘不可觸。灩澦大如龜,瞿塘不可窺。灩澦大如鱉,瞿塘行舟絕。
少婦不會知道,漁翁曾在五月灩澦堆附近,看見似乎是她夫君之商船殘骸;據一些灩澦虎口逃出生天的人說法,她夫君似乎就在那艘船上。
漁翁不想知道,少婦可能再也接不到她夫君家書,可能再也見不到她夫君,可能一切等待只是枉然。
漁翁以為,永遠的等待才是望夫臺不可更改的傳說。
那名少婦依舊佇立口岸,而那名漁翁卻不再泊舟。
註一:取材自《長干行》唐,李白。
註二:「灩澦大如象,瞿塘不可上。灩澦大如牛,瞿塘不可留。灩澦大如馬,瞿塘不可下。灩澦大如襆,瞿塘不可觸。灩澦大如龜,瞿塘不可窺。灩澦大如鱉,瞿塘行舟絕。」──《灩澦歌》古歌謠,佚名。
江流泊舟 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